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是自然界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之一,被誉为“大地之肾”。“然而,这些年来,随便砍伐树木、侵占湿地的现象相当普遍。”省湿地保护站副站长姚志刚告诉记者,随着开发强度的增强,最近十多年来,全省自然河流湿地减少9.8万公顷,湖泊湿地减少10.6万公顷;近三十年来,全省有8个面积100公顷以上的湖泊消失;外来物种入侵威胁严重,水葫芦、水花生、互花米草等入侵物种在湿地区域快速繁殖,威胁本土湿地生物多样性。如不及时采取保护措施,将严重影响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和区域生态安全。
姚志刚介绍说,此次出台的《保护规划》,首先明确了湿地保护中远期目标:2015-2020年,重点加强对长江、淮河、太湖、洪泽湖、宝应湖、骆马湖、里下河湖荡、滨海湿地等重要湿地区域内保存较好的自然湿地抢救性保护与退化湿地生态修复治理,自然湿地保护率达50%;到2030年,全省湿地保有量282万公顷以上,自然湿地保护率达55%,全省湿地生态质量下降、湿地生态功能退化的不利趋势得到根本扭转。
【更新时间:2023-12-5】